辛冶

西风卷醉影,仗剑走天涯……私人读书、生活、创作手札,纯原创分享,是片自由生长的森林。微信公众号“辛冶之森”。

《编舟记》:择一事,终一生,可谓勇矣


辛冶/文        源于网络/图


“竟然还有人在编辞典”,对于普通人来说,听到别人做这样的事都会这么惊讶感慨,仿佛那是在做无用功,离日常的生活太遥远了,如果再得知编一本辞典用了十多年,更是会如影片中的新同事,要问“这么长时间,都干什么了”,在如今崇尚“斜杠”“复合型人才”的年头,十多年单调地做一件没什么实际利益的事,实在不可思议,大约脑子有问题。

主角马缔确实不算正常,社交困难,整日抱着字典和书,连追女孩都不会,即便他是高材生。这样的人遇见热爱的事,才会心思单纯地一条道走到黑吧,他才会想尽办法去完成一件“移山渡海”般的事,克服一切困难和阻力。越是简单无华,越给人以力量,他周围的人们也都那么善良温柔,全力地协助他划过时间之海,登上彼岸——《大渡海》已不仅仅是一本辞典,它是生活的全部和时间的象征。

根本没有我根据剧情发展猜想的“鬼”“车祸”“阴谋”“不满”,而这些真是太俗了。《编舟记》很静,鲜少波澜,它的内在时间倏的一下就过去了,十多年就是那么平平淡淡的,没什么大事,如孔夫子所言,“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”。但这么平淡的事,越是到后来,怎么越是让人感动?这件简单的事情本身就很动人吧,积年累月,击穿了时间,击穿了人心的浮躁,铿锵有声。

以前很多人都在做这样的事。读到历史上什么人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编纂一部书、文集,最后这书的结局竟是湮灭在时间的长河里,佚散殆尽,实在令人唏嘘,几十年的光阴,那些人都是怎么度过的?身边的世界、情境、人物不断地在改变着,而他们只是静静地做着自己的事,如磐石一般。

很难想象现在的某个作家或学者钻研十几年完成一部著作,会饿死是其一,更是耐不得那寂寞的清冷,人人心浮气躁的,不参与活动、不露脸,谁还会被记得。让我感慨的,还有影片中编辑们的那份坚守,自己曾做过类似的工作,但从所在公司大环境到编辑个人,都是匆忙的、逐利的,严谨认真越来越缺乏,用几年的时间做一本书,天方夜谭吧。

生命无常,道路崎岖,所以人们总会审时度势地趋利避害,这个没前途,不做了,那个没赚头,撤了吧,越来越急切地想要快、更快地尝到甜头、看到效果,耐心有限,且越来越有限。

可是我仍愿相信,也确实有人,在做着“编辞典”类的工作,数年、十数年、数十年如一日地,将生命整个地融入其中。不后退,不急躁,不分心,就是要将选定的路走到底,他们孤独、决然而平静的心情,胜过千言万语。

就像,在博物馆看到那些古远的器物,眼睛细细追寻雕刻线条的走向,一笔一笔,能感受到做器物的人的气息,他们倾注的情感和生命,一定能被感觉到。

一辈子就做一件事的勇气,大概像一生只爱一个人吧,可以有别的选择,可以改变,可以找到更好的,但偏不,偏不。

评论

热度(8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