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冶

西风卷醉影,仗剑走天涯……私人读书、生活、创作手札,纯原创分享,是片自由生长的森林。微信公众号“辛冶之森”。

《史记》:读史有意思


辛冶/文        源于网络/图


读一本没有注释的史书是怎样的体验?

读的过程要死要活,快读完时依依不舍,真的读完了,便只是想着,嘿,以后一定要重读!只因,它是《史记》。

从这本独特的厚重的史书里,能读出很多很多关于历史和人生的喜怒哀乐,读罢,颇有“大江东去”的豪迈哀思,虽然有时会有质疑某些史料真伪的想法,但太史公的如椽巨笔书写下的上古往事让人心折,总有意外之喜,收获颇丰。

典故之源。读《史记》的时候,简直像在温习语文知识,几乎每一页都能捡到几个熟悉的成语、谚语、俗语,这真是一件好玩儿的事——原来这个词是这么来的,原来这句话跟这个人有关,原来这个成语今天的用法跟本源大不相同,这,究竟是怎么做到的?远古的风和烟,层层叠叠构成我们生活的地基、人格的血脉,亲亲切切的,不会被淡忘。

神交古人。“君生我未生,我生君已老”虽然很令人伤感,可在这本书里,仍能通过精彩的文字结识千年前的故人,英雄豪杰快意恩仇,谋臣智士运筹帷幄,文豪俊卿华彩粲然,将军勇士凛冽赴死,刺客剑侠慷慨悲歌……永远不知道,哪个人不经意的举动就能打动人心,哪次决绝的选择不禁让后人击节而叹。人性都是相似的,洞穿千古的高风和气节、赤诚和壮烈,所引起的共鸣如潮声回响。

以资八卦。俗话说,八卦之心,人皆有之,嗯,这个俗话是我说的,一窥皇室之秘,一觑矛盾纠缠,从正史正文得知某些荒唐又劲爆的真相时,简直像开扒明星名人的不宣之秘,小板凳备好,抓把瓜子呷口茶,看热闹去,啧啧啧,当你费力理顺的人物关系呈现不可思议的扭曲状时,有时简直颠覆三观。是的,不管是过去,还是现在,生活远比想象的复杂、多变、有料,这算是好事一件吗?

时空穿越。沉浸在文言构成的古代世界里,会让人心生恍惚,世上方一日,书中已千年,走在前人走过的大地上,想象他们的事迹在眼前展开,高楼不复存在,战马嘶鸣,兵车辚辚,卑微的士卒在夕阳里行走了又一天,将军的眼神坚毅战袍浴血,四面八方的厮杀声呼啸着渐远,只剩自己一个人站在空空旷旷的原野上,寒风凄厉。他们去了哪里?连背影都觅不见,如我般曾经活着的人们,又是怎样度过他们的一天又一天的?大地、日月、风云似乎亘古未变,却又全然不同了。

寻史问今。历史上发生的事,并没有完完全全的独一性,所以后人才能以史为鉴,个人的得失、朝代的更迭都足以为训。是否,那个时候换一种做法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?可历史是板上钉钉的事,从来没有如果,看得再透彻的今人,也不能不反思,不能不警醒,逝去的人生,会成为不可更改的历史,可也别太过郑重而畏缩,属于自己的人生,是创造出来的。

敬太史公。在整部《史记》里,太史公司马迁在每篇文章后写的短短的“太史公曰”,总是能出人意料,也最现他个人的褒贬和见识,最后一篇“列传”,他写了自序,述自己的家世和遭遇以及写每一篇“史记”的缘由,苦心孤诣,孤独而丰盛。我曾在走出学校后无意看过一次《报任安书》,与上学时在课本上读到的感觉完全不同,终于明白,他写的每一个字,都是泣血而书,带着深深的倦意,精诚,还有无所畏惧的炽烈。写这本书,是比他的生命、尊严还要重要的事,生亦何欢,死亦何惧,化精魂血魄入书,让人钦仰,敬服,超越岁月荒芜。

评论(2)

热度(12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