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冶

西风卷醉影,仗剑走天涯……私人读书、生活、创作手札,纯原创分享,是片自由生长的森林。微信公众号“辛冶之森”。

《苏东坡传》:生而为人,光明灿烂


辛冶/文        源于网络/图


初识苏轼,犹如他自己读庄子、陶渊明,有一种深得我心、相知久矣的感觉,虽只从课本等不多的渠道来认识他,也足够喜爱他的人品才华和文章,我曾写过关于他的作文、小诗,甚至给小辈取名字时也是从他的诗词里摘得两字,够得上他的粉丝一枚,林语堂写的这本有名的传记更是记挂心头已久。

可是苏轼的资深粉丝实在太多了,他所生活的时代,他跑遍天涯海角宦途坎坷,仍有大批的朋友追随,更不用说后来历朝历代数不胜数的崇拜者。文名才气政绩品格无可挑剔的一个人,在官场上遭遇的那些不堪令人唏嘘,偏偏他称不了政敌们的心,越被打压越活得自我、写得超然,嬉笑怒骂经由他的生花妙笔马上为天下人所知,而这正是政敌惧怕他乃至想要了他的命的缘由。

在林语堂的这本书里,他是用西式的语言来描述苏轼的一生的,所以他更把苏轼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复杂的人,而不是简单的一个诗人或政客,分析这个人具有的品格脾性是怎样让人敬佩喜爱的。其实本书关于苏轼的很多逸闻趣事都在别处听过,人们不厌其烦地谈论苏轼,那些小故事、苏轼的朋友们、官场经历都已演变成了传说一般,甚至还影响到了一些民间风俗。我在心里默默地想要去除苏轼的那些光环,也知道他多少有些被神化,可终究,连传记的描写都不能将他剥离出来了,我也只能遥遥拜望。

他是一个太有人格魅力的人,天才,但不偏执狷狂,仁爱,并不惺惺作态,真纯,偏又思想深刻浩瀚,多才,深情,博学,风趣,干练,可以说“人人都爱苏东坡”,他近乎完人而不当圣人,太有人情味了,才能与普通人心意相通吧。

不自觉的,流露出的都是夸赞他的文字,就像那时,上至皇帝,下至黔首,看到他的文章听说他的事迹便要大大赞赏一番,偏偏他在仕途上遇上了王安石和王安石手下的一群宵小,旷日持久的改革和党争搅动着大宋的天下,还有身处漩涡中的苏东坡。不,即便没有那些人,我想苏轼在朝堂上也是不受欢迎的,他能够实实在在地用才干在地方上做出政绩,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,在风云诡谲尔虞我诈的京都,他却只能有“一肚子的不合时宜”,可叹。

也并非所有流离于宦途的文人都像苏东坡一样受人爱戴,发牢骚意志消沉的人多得是,人们会觉得苏轼可爱,大约是认为苏轼更惨却活得更快活,像颗活蹦乱跳的铜豌豆。林语堂在写到苏轼时用了很多次“快乐”这个词,他一贯主张幽默闲逸的趣味,想来他在苏轼身上深深感受到了这种高贵的人性的品质,才称他是“不可救药的乐天派”。

人可能一直快乐无忧吗?当然不,仅从苏轼的诗词文章里,就能看出他也有慨叹人世匆匆世事沉浮的深深哀愁,体味不到锥心痛苦的人,大概也品尝不出猎猎清欢。难能可贵的,是苏轼看得穿即使人世虚无苦痛,他也秉持着不曾冷却半分的热肠,为了人间的不平和美丽呐喊着冲锋着,恣肆地表达着他自己。

此心光明,刚烈似火。林先生说他认为苏东坡是火命,也是,苏东坡并没有将这火灼伤了哪个无辜者,黑暗冷寂里,多少人会迷途,看到他,就有了慰藉,漫漫长夜的逆旅孤客,都能从这噼噼啪啪燃烧的火炬的照耀里觅得光和热。即便是远远仰慕,也无憾了。

评论

热度(84)

  1. 共7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